“这款5瓦的led灯,可以替代13瓦的节能灯”,“那个陶瓷体球泡灯,我们拥有2项技术专利……”展览会开幕当天,3号馆的浙江和惠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顾朝晖向客商热情地介绍产品,“今年我们将加大国内市场开拓力度,力争内销比重达到40%”,顾朝晖说。来自宁波升谱光电半导体有限公司的赵锡儿也抱着同样的乐观心态。作为国内最早的LED照明企业之一,升谱走的是中高端路线,今年以来,公司明显感觉到国内市场的升温。
尽管欧美市场的出口订单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但国内市场的兴起,让宁波LED照明企业提前感受到行业春天的暖意。
形成完整产业链
LED是当今全球最具发展前景的照明技术之一,被称为第四代绿色照明光源。宁波是国内LED照明产品开发生产较早的区域之一,目前全市有LED照明及相关制造企业1000余家,其中150家企业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及产品开发能力。
近年来,宁波LED照明企业紧紧抓住产业发展契机,不断技术创新,主动转型升级,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涌现出了升谱光电、燎原灯具、赛尔富、和惠、凯耀、福泰、耀泰等一批领军企业。
2009年,科技部启动了“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工作,宁波凭借明显的产业特色和比较优势,被列入第一批试点。“可以说,宁波LED照明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芯片-封装-驱动电源-电源控制-应用产品及其配套产业链。”宁波市电子行业协会副会长干新德说,去年全市LED照明及相关产业产值达到130亿元,成为全国三大LED照明产业基地之一。
走出“性价比门槛”误区
但是长期以来,宁波LED照明产品主要以出口为主。在国内市场,LED产品则大多集中在政策性较强的市政工程和景观照明领域。
“阻碍LED灯大规模应用的最大因素就是价格、成本和社会的认知度,成本降低将推动LED照明产品加速普及。”展会现场,不少企业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性价比门槛”。那么,LED灯的“性价比门槛”到底有多高?
“其实这是个认识误区。”宁波半导体照明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任奉波为记者算了笔账:一个5瓦LED灯泡的价格约60元,平均寿命约为4万小时,全部电价成本不到180元;60瓦白炽灯的售价约为3元,可平均寿命只有1500小时,按同样条件计算,白炽灯的使用成本近1060元。
“即便与节能灯相比,LED灯的节能率也达到70%。”任奉波认为,如果能对LED制造与购买企业给予一定补助,就能打开消费市场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