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仙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四季常青,性质朴而淳厚,品清奇而典雅,形文静而怡然,所谓“未出土时已有节,待到凌云更虚心。”它坚劲挺拔,气势冲霄,用“谦虚而刚毅,顽强而坚韧”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李爱仙,1989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热能工程系,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研究员,是我国节能减排标准化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自进入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现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至今,她一直奋战在节能减排标准化研究工作的前线,在20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组织推动了我国强制性能效标准研究工作的开展,逐步建立健全了我国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指标体系,有效提升了我国用能产品的能效水平,为我国实施和推广各项节能政策、措施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竹子的绝妙之处,在于它的虚心劲节,筠色润贞。这点正像李爱仙对待工作所秉持的一贯作风。也正对应了她做事先做人、谦虚谨慎、刚柔并济的座右铭。她曾任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节能法》修订专家组成员。现还担任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和中国节能协会常务理事,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全国太阳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全国工业节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工作期间,她主持研制我国首批强制性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明确了能耗限额准入值体系,为我国建立高耗能行业市场准入制度、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技术支撑;组织研究并协助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建立了节能产品认证和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开辟我国节能管理工作新领域;负责新《节能法》中节能标准、能效标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新版《节能法》的出台发挥了积极作用。承担了10余项“九五”、“十五”、“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及支撑计划项目,支持研究构建了节能、可再生能源标准体系,为促进节能减排标准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是竹的品质,更像李爱仙为节能事业付出的心血。为产业做出众多贡献的李爱仙,于2007年获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获省部级及中央机关奖励1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