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康佳类似,创维、TCL在成立全资子公司并自建生产基地的同时,都通过参股或者合资的形式,来达到直接掌握led产业链中上游的目的。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曾表示,国内领先的LED封装企业要想取得高效发展,必须借助资本市场力量收购兼并,进行横向和向下的垂直整合。而高工LED产业研究所所长张小飞也表达的类似的观点。
这更加印证了彩电企业近期纷纷以资本之手来助推LED照明产业从丑小鸭蜕变成白天鹅的进程。
技术软肋
然而这似乎仅是彩电企业多元化的一步棋子,而非破釜沉舟、专注不二的抉择。LED产业链大致可分为外延—芯片—封装—应用四个环节,在这四个环节中,LED外延片与芯片约占行业70%利润,封装约占10%--20%,LED应用约占10%--20%。“目前来说,本土企业集中在下游低利润封装和应用领域,重复建设严重。”创维集团原董事局主席、深圳市LED产业联合会会长王殿甫曾表示。
近几年,LED照明产业凭借其节能、环保、长寿的优势成为了市场的“宠儿”。
但是,六部委下发的《意见》指出,虽然我国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但是还面临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产业整体水平较低,专利和核心技术缺乏,低水平盲目投资现象严重。
特别是我国LED照明产业核心技术缺失这一问题,直接导致了产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很难在普通消费者中推广。“led灯具普遍高达百元,消费者很难去真正购买。如果价格不降,LED灯具很难走入寻常百姓家。”深圳市恒之源电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而那些基础差、科研能力不足的企业势必会在愈演愈烈的竞争中被淘汰掉。”某业内专家表示。
国内彩电企业所面对的竞争对手也不止是资金实力较薄弱的LED照明企业。去年6月30日,比TCL整整早一年,白色家电企业的代表——美的集团旗下的美的日电集团照明电气公司宣布并购贵溪市的江西贵雅照明公司85%股权。事实上,台湾“液晶面板双虎”友达、奇美也都投资了LED厂,由于单纯做LED背光源也消化不了其巨大的产能,所以它们也是争抢LED照明领域一杯羹的劲敌。而韩国“面板双雄”三星、LG则已分别于今年年初、今年6月份前后,宣布携LED照明部分杀入中国市场或全球市场。